水牛角为什么能替代犀角?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临床研究给出了答案!

中医中药名典名方营销总部

中医小知识--名贵中药的替代品

大家都知道,在中医的用药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各种植物或者是矿物类的药材。但还有另外一部分,也被称为是血肉有情之品,那就是动物药。

提起动物药,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阿胶,鹿茸,海马等等能够滋补养生的,或者是蜈蚣.蝎子、蟾馀等传统的“五毒”。这些在市面上都是十分常见的。但今天要介绍的这味药物,是一味在古代比较常用且疗效很好,但在今天已经禁止使用的药物,那就是犀角。

犀角,即犀牛角,是中医上一味很重要的药物。犀角由于它的功效,在明清时期受温病学家的广泛使用。由于过度捕捞,野生的犀牛已经濒临灭绝。犀牛现在仍是《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禁止捕杀交易的动物,我国也是明令禁止任何犀角的交易,所以对于中医来说也不推荐再使用犀角这一药物。

唐代《药性本草》认为犀角具有“镇心神,解大热,散风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乱语”等症。

犀角之所以具有这些功效,全靠犀角本身所具有寒凉的特性。犀角这种很强的寒凉性能决定了它能够起到凉血清心的效果,故而成为治疗温热病血分证的一味重要药物。

虽然临床中我们已不再使用犀角,但由于许多方剂中含有犀角,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能够替代它的药物来填补这个空白。后来人们就发现水牛角也有相似的功效,所以在临床中可以用水牛角来代替犀角,用在需要的地方。基于保护稀缺动物的原则,我们也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用犀角,而是用水生角去代替。

70年代初

经过国家长达几年的研究总结,水牛角替代犀牛角,终于成功了!

为寻找犀角代用资源,全国五十余家医疗单位,自1970年始至1974年5月,共进行了3871例临床对照观察( 乙脑、小儿夏季热、上感、急性扁桃腺炎等高热病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中包括应用水牛角治疗3270例,取得较好疗效;

1973年7月对 乙型脑炎和高热病证,用水牛角和犀角分别配制的安宫牛黄散及紫雪丹做了1141例对照观察,表明 水牛角与犀角制剂疗效基本相似。

水牛角作为犀角替代品的临床研究

1970年至1974年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三市一省的50多家医疗单位,共进行了3871例的临床观察(应用水牛角治疗3270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从实际应用水牛角治疗乙脑、小儿夏季热、上感、急性扁桃腺炎等高热病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肝炎、精神分裂等30多个病种的临床效果来看,验证了水牛角具有清热、定惊、凉血止血、解毒化斑、消毒退黄、解毒清胃、泄肝凉心、安神止狂等方面的作用,尤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作用较为显著。

展开全文

来源:《中草药通讯》1975年第二期

水牛角

水牛角是牛身上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作用,其功效与犀角类似。出于动物保护的原因,我国从1993年禁止使用犀角制药,因此,大多数使用犀角的中成药都以水牛角替代。《中国药典》规定,水牛角入煎剂要先煎3小时以上。这是药典中先煎药规定的最长纪录,表明水牛角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于是,人们生产出了水牛角浓缩粉。它不需要先煎,就能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处方中出现了水牛角粉,一定要分清楚是“水牛角粉”还是“水牛角浓缩粉”,因为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

水牛角的现代药理研究

1、水牛角有强心,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中枢 神经,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2、肽类成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诱导血小板聚集,止血 的作用。

3、甾醇类成分使胰酵素活化,与多种有机物结合成稳定化合物起到抗感染、抗炎、抗内毒素作用。

4、氨基酸、肽类、蛋白质成分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 噬功能,提升免疫功能。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提出及医院的重中之重,市场潜力巨大,打造智慧医院项目,抓住就是机遇!

信息化建设少不了智能化产品,信息中心机器人,医院门诊自助挂号机,智能挂号机,智能胶片机,自助终端机,lis,his两大系统问世!敬请期待!适合有设备科,信息科,检验科,体检科,医院,银行,政府等资源者!项目操作无需投资也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世界杯百大传奇NO.43:低调大师哈维
晚托班托管班服务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