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市场主体信用协会
人民之声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之声
第九届:“建设生态文明特区”(2010-10-21)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04-25     阅读: 2249

(粤信协讯)10月22日,由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人民之声》杂志社、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天水市市场主体信用协会协办的第九届广东人大代表建言献策交流会在珠海市人大常委会议室顺利举行。由《人民之声》杂志社副社长郭德龙主持会议,广东省人大代表王凯旋、广东省人大代表徐凌、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珠海市人大代表王道远、珠海市人大代表刘秋林、珠海市人大代表蔡越秀、珠海市人大代表李灿宇、珠海市人大代表边玉峰、珠海市人大代表郑薇、珠海市人大代表王辉、珠海市人大代表温育辉、珠海市香洲区人大代表罗春展、珠海市香洲区人大代表刘北友、企业家代表徐健致等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于当天上午9:30—12:00举行,各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纷纷发表见解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郭德龙副社长表示,珠海市要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需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创科学发展示范市。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成了特区发展的新目标,希望各位省、市、区人大代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这一话题,阐述自己的真知灼见。

(王凯旋    第十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   珠海博佳冷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一直从事能源相关工作,也谈谈能源与环境的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使用最多、增长最多的应该是能源这块。能源使用量很大,就带来了环境的恶化。现在世界上很多污染非常强的制造业落户中国,它们带来的污染可能是因此赚的钱所远远不能弥补的。工业污染带来了恶性循环,我们的脚步却停不下来,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如果不能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生态文明会继续恶化。要解决问题就要改变我们的增长模式、生活方式。但目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密度还太小,有些地方盲目开发能源,在发展过程中总是来不及思考、理解问题就赶着上马,等发生问题才回过头来,最后往往折腾了自己。过度追求物质文明的后果,我们现在已承受了很多。我们出口的东西是不是真的能给国家带来财富,我们的环境是否承受得了,将来是否有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用一种思想来解决,所谓的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这样。”

(徐凌   第十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   广东大公威德律师事务所负责人)

“作为珠海的省人大代表,我们十分关注珠海的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白海豚保护、红树林保护等问题我们都提出过相关的议案和建议。珠中江一体化后,在今年的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们珠海代表团提出了关于珠中江一体化后几市联合整治前山河污水的议案,省人大领导十分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城建环资委已与提出议案的代表共同进行了现场调研并将作出答复。前山河是珠海的母亲河,我们也将尽代表的最大努力,从各个层面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特区的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惠州深圳的淡水河治理历经两地八、九、十、十一四届人大代表的不断努力,得到了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重点督办,所以淡水河的治理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作为珠海市的省人大代表,我们也希望得到省人大的重视,支持前山河污水治理工作。”

(杨勤   深圳市人大代表    深圳市和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生态文明严格来讲就是我们自然生活环境,能不能“好”就是我们的物质追求、现实需要和自然的博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大的思路就是求发展,客观地讲我们起步非常低,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只能大踏步发展,这背后就是牺牲自然环境。我们是时候重新审慎考虑这个问题了。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土地、海洋的消纳能力是有限的,是循序渐退的。我们的城市“超载”了怎么办?生态文明的问题不光是深圳、珠海这些特区自己保护的问题,也是全国全球全人类的问题,是一个全局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特区几个弹凡之地也难逃厄运。从我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正在进步,而珠海的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个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规划,如果规划第一笔画错了,后面不用讲,所以规划相当重要。”

(王道远     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第一次亲临珠海视察工作,在珠海召开座谈会,就提出了珠海要走出一条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说到底就是要率先在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创造积累经验。珠海承担这个历史使命,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可能,更是我们理想的追求。历届珠海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围绕“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这样一个基本发展原则,打下了今天实现生态文明新特区的良好基础,但是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省委、市委提出的生态文明新特区这个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很漫长的道路和很艰巨的使命。推进生态文明新特区建设,需要社会方方面面来建言献策,使这项任务变成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和自觉的行动。”

(刘秋林     珠海市人大代表    天盾科技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城市三旧改造、城中村改造是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措施之一。作为基层人大代表,我发现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浪费。因为我们工业区三旧改造的位置全是黄金位置,规定改造后是酒店商业办公,住宅是没有的。如果全是酒店商业办公,有多少人去使用?到全部改完后将形成巨大浪费,然后又重新推倒再来过,得不偿失。不如把楼推倒重新建过,使土地充分利用,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市民也有好的选择,将形成双赢局面。还有一个问题是山体复绿,把山挖得千疮百孔后又要花巨大价钱复绿,也没什么价值了,干脆平了它,又有一块土地,政府出让出去有财政收入了,这个地方也美化了。”

(蔡越秀     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生态文明新特区除了生态文明范畴,在“特区”上如何拓展我们的思路?我认为健康的理念在生态中越来越重要,人类的经济发展、社会完善等其实都与人的健康和生存有关。对于生态我们经常关注的是某个局部环境的改善,或是水、土、空气等局部,其实如果是生态文明的话它必须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观念,作为特区就应该以生态健康的理念从整体性、系统性来进一步的架构、梳理城市的体制、经济、产业结构、文化结构。健康产业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产业方向,作为生态文明新特区的珠海,在经济和产业方面应该是往健康产业这个方向进一步拓展,使新特区有一种扎扎实实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在文化方面也应花更多的力气来建立我们的生态文明、生态文化,重新树立价值观。希望在生态文明新特区上省委省政府给珠海更大的探索空间,在文化、体制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让珠海在下一个30年在生态文明方面作出新的示范。”

(李灿宇     珠海市人大代表     人民银行珠海中心支行行长)

“珠海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治理好几个环境:一是法制环境。法制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如何夯实,不仅要宣传教育还要从政府部门抓起。在推进生态文明新特区进程中,作为人大代表要鼓要呼,要优化、建设好我们的法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倡导什么会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所以我很同意刚才有代表说的要解放思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三是诚信环境。确实现在社会上可信的东西不多了,可吃的东西不多了,这都是人在诚信的缺失,而政府的诚信若缺失,怎么取信于民、建设一方、保护一方?四是自然环境。曾经有珠海的代表建言,要保住青山绿水,要做到不遮山不挡水,但还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就是公仆们是不是真正为大家干事,法律的制定是不是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法律的执行部门是不是真正在为民请愿?自然环境的保护光喊口号不行,还要好好规划。最后是城市管理,如珠海出租车违章就反映了政府对城市的管理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口号要提,但更要一件一件事地去做去落实。”

(边玉峰     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最近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个目标是“人均首位,生态一流,文化繁荣,社会公平,法制优良的核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确是珠海的一个特色,特区30年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中,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树立环境优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双赢,已成为珠海的鲜明特色和品牌。如何把这个品牌擦得更亮,未来30年如何发展得更好,要利用法律手段来使这个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得到保障,使特区的生态建设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运行。而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用好珠海特区立法权,这次30周年国务院给我们送了个“大礼”,就是把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这样特区立法权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法制建设、法律实施,也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目标。用好特区立法权,为生态文明建设立良法,同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对执法进行有力的监督。”

(郑薇     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市建设局投标科科长)

“珠海是海岛之市,很多岛屿是缺电的,如果建电站需要很高的成本。后来我们在东澳岛做了个试点,向国家申报了一个发电厂改造工程,国家补贴了上千万,做太阳能、风能一体化作为能源补充,目前正在建设还没有通过验收,希望作为一个探索。在海岛和一些开敞路段太阳能和风能是很丰富的,而且成本在逐年下降,国家也在引导这方面的推广,深圳等城市已经在申报国家新型能源示范市,珠海去年申报了没有成功,希望市委市政府给予一定重视,坚持这个理念,同时对新型能源企业给予政策支持。珠海市民也应树立低碳节能的生活理念,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我们在大的层面上已经作了很多研究,但在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怎样改变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宣传引导,出台相关政策,多做试点进行示范和引导,让大家都享受到新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实惠。”

(王辉    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华发股份中山华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

“我认为,要建立生态文明新特区,一定要在全社会建立品牌意识,生态文明是珠海非常重要的品牌,政府无论是搞规划还是城市建设、经济建设都要有这个品牌意识,营造高端的环境和平台,给企业发展、市民生活。企业无论是做住宅开发还是工业产品也一定要打造精品,为这个城市的高端发展作出贡献。市民也要有品牌意识,通过我们自身的文明行为,来维护这个城市生态文明的形象。”

(温育辉     届珠海市人大代表     珠海市香洲区委社科联主席)

“珠海现在被定位为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但现在珠海还是小家子气的小城,承担不起这个重任,不要说辐射,连聚集的作用都没有,这里有城市建设方面也有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在人口发展上也要突破。珠海是要控制人口,但现在还远远不到时候。人和企业都是有群聚效应的,人太少,资金流就少,企业就不会进来,珠海就发展不起来,所以应调整人口政策。空谈保护生态而不求发展,就回到原始生态上去了,对生态文明的这种理解我认为偏离了它的本意。所以在城市发展中要突破一些禁区,大胆地按照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要求,对珠海发展作出新的规划,提出新的大胆决策,珠海才有可能大发展,才有可能成为区域性的核心城市。”

(罗春展     珠海市香洲区人大代表    珠海市区人大常委会城管财经工委主任 )

“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我认为关键要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是人类自身的醒悟,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发展下去。但现在还没有形成全体人民都认可的发展观念,没有这个统一的观念,我们也形成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势,更不要说走这条路,所以应该加大宣传,让更多人醒悟过来,感觉到过去的那种破坏环境、消耗资源的发展状态已经不合时宜,让大家都有危机感。”

(刘北友   珠海市香洲区人大代表     珠海市香洲区依法治区办常务副主任)

“要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关键要创建法治社会。去年珠海市政府在香洲区推行了建设法制香洲的试点工作,强化了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部门依法司政,企业、人民群众遵纪守法,如果整个社会都能这样运作,那我们的社会比较平衡、和谐。建设法制社会涉及到方方面面,标准怎么定,需要一个合理的评估。在推进这项工作中香洲区也做了些考核评估的办法,在建设法制社会上提出七个方面评估,包括党政群体评估、政府评估、司法部门评估、企事业单位评估,还有镇、街道、社区的评估,通过这些评估使社会的法制建设建立一个较好的基础。香洲区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创建生态文明新特区过程中,希望市里继续推动这项工作。”

(徐建致     企业家代表     微八酒店集团总裁)

“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要综合发展,十二五规划已不再把GDP作为主要指标。从生态文明发展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认为核心还是发展。生态文明是综合的,即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其他可持续发展因素,就政府来说还是要更加注重生态产业群的布局,这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对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一个领域或一个污染的问题,城市的整体发展还是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