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市场主体信用协会
信用信息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信息
信用信息(信用信息)
河南郑州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11-21     阅读: 450

来源:郑州日报

昨日,记者从郑州市文明委了解到,《郑州市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下发。《方案》提出,即日起将在全市开展经济社会领域失信重点问题专项治理,通过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根据《方案》,专项治理涉及19个方面。

  开展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通过实名认证、联网核验等手段,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对仿冒政府、教育、金融机构等钓鱼网站和恶意扣费、诱骗付费、敲诈勒索、信息窃取涉嫌诈骗类恶意程序的监测分析和打击整治等。完善投诉举报渠道,集中侦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整治一批重点地区。

  开展互联网虚假信息、造谣传谣专项治理。集中整治利用网站、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编造传播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信息,专项整治婚恋、招聘、旅游、医疗药品、房屋中介、交友、房产、直播平台、付费知识服务平台等网站平台发布虚假信息等。

  开展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非法金融活动。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资金账户及跨行清算的集中管理,全面监测资金账户、股东身份、资金来源及运用情况。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做好项目环评全方位信息公开,针对“未批先建”等环评违法行为,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对环保信用等级低的企业探索实施限制信贷、供地、参加政府采购和污水处理费标准等惩戒措施。

  开展扶贫脱贫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怎么退”,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向特定区域特定群体公开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资金分配使用情况。

  开展无证行医、非法医疗问题专项治理。通过“信用郑州”等网站集中公开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信息,发布非法行医黑名单,整顿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开展假药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落实药品监管各项规定,加大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打击制售假药行为,对查证属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

  开展拖欠工资问题专项治理。加大重大欠薪违法案件公布力度,切实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对于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依法纳入“黑名单”管理,开展多部门联合惩戒。

  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治理。严查旅行社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未经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接待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的旅游团队等违法行为。

  开展逃税骗税和“假发票”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编造以及制造、销售、购买、持有假发票违法犯罪活动。

  开展法院判决不执行问题专项治理。扩大不动产查询范围,完善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推进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网络查询、冻结、扣划功能的全覆盖,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资产资金等。

  开展交通运输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巡游出租率、网络预约出租率无照运营、无证上岗、线上登记与实际车辆不符、违法使用或故意泄露乘客信息等行为惩戒力度。

  开展科研失信、职称造假和考试作弊专项治理。严肃惩处职称申报、评审中提供假数据、假业绩、假成果、假论文论着、假获奖证明的行为,严厉查处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违法违规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责任人。

  开展骗取保险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落实保险实名登记制度,建立保险实名查验登记平台。对单位和个人采取欺诈、伪造证明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经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理处罚决定。

  开展非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开展集中整治,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

  开展慈善捐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对诈捐、骗捐、冒用慈善组织名义组织捐助活动、慈善组织违法违规使用善款等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加大惩治力度。

  开展营业性演出市场虚假宣传及炒票问题专项治理。对重点营业性演出探索实施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管理模式,防范互联网票务交易平台加价售票。严查捂票囤票炒票、票务销售虚假宣传行为。

  开展“假彩票”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网售非法彩票,查处国内、跨境的地下私彩和网络赌博,取缔非法彩票买卖等。

  开展假球黑哨、使用兴奋剂问题专项治理。借鉴国外相关管理制度,坚决采取司法惩戒和行业自律措施,对假球、赌球、黑哨等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德治力度,严打涉黑行为,净化足球等球类运动发展环境。

  《方案》提出,从全面建立各领域信用记录、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和公共信用评价制度、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引导力和威慑力、鼓励失信主体加快整改修复信用,构建信用联合奖惩联动机制,并要求加强诚信宣传教育,为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营造浓厚氛围。